还记得读小学,中学时期,我爱买可爱的生日卡送给朋友,感情比较好的就买立体的 (就是打开的时候有公仔站着的)或者有音乐的。还记得那种电子的生日歌,有时卡坏掉了,那音乐还不停的播着,怎么关都关不掉那音乐。偶尔拿出来看看那卡片上的祝福语回味也不错。有心的还会自己亲手做卡片,贴上闪闪的贴纸,放入美美的信封,收到的时候还会感动到想哭。 学院时代,网际网路大行其道,电子邮件,电子卡很流行。我们用电子卡取代了传统的卡片,就需上特定的网站,输入收件人的电子邮件地址,祝福语就行了。一样是有音乐,一样是色彩缤纷,只是我们不再收藏电子卡。几年后我们可能都忘了有收到那电子卡。另一个就是传短讯。很多网络服务供应商提供卡通图像供下载,我们下载了之后就加几句祝福语传给朋友,或者直接在网际网路输入对方的电话号码,网络公司就会传给对方。有些有心人还特地等到午夜 12 点钟才发,想第一个祝福对方,送上暖暖的祝福语。那时也是会感动。 这两年面子书是最夯的话题,好像如果你没有面子书帐号就是落后了。很多失联的老同学都在面子书重逢,但只见其照,不见其人, 就算电话联络也省下。朋友生日日期都是靠面子书提醒才知道,知道了就在对方的涂鸦墙匆匆留下短短几个字,“ Happy birthday ”。 连名字也省下。就那么冷冰冰的几个字。更有心的还会贴生日蛋糕啊,花啊,卡通等等图片祝福对方,再不然就是从 Youtube 转帖生日歌链接。还是会有那么一点点的感动,起码他还会有心的搞点花样。最可笑的对方没有面子书帐号,就索性在自己的涂鸦墙祝福自己的家人朋友。当交功课有过就算了,也不管对方有没有收到。 日新月异的科技让我们感觉上是靠近了,但又感觉那么陌生。确实是省事省时省钱又环保,但同时也少了感动,少了创意,少了热诚,少了回忆。我记不起最后一次收到手工生日卡是几时的事情,应该去年还有收到 2 张现成的,只是搬家的时候忘了收在哪里。 新年的时候那些供应商会寄贺年卡去公司,同事们就会订在办公桌墙上,红彤彤一片,很有 feel 。一些欧洲供应商和客户也会在圣诞节时寄圣诞卡,但数目不多。虽然不环保,但那感动的情绪是难以形容的。真的是因为环保而不寄贺年卡还是我们的社会越来越缺乏爱心与感动?